你有没有路过广州城中村时,被街边突然冒出来的小摊绊住脚步?最近新塘大墩村的"站街"模式在抖音上爆红,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博主们都在扎堆拍这个选题。但说真的,这些支着塑料凳卖炒粉的摊贩,怎么突然就成了流量密码?今天咱们就蹲下来聊聊这事儿。
先说个冷知识:大墩村这片儿原本是个家具厂聚集地。疫情后工厂搬走,空出来的场地租金便宜,结果引来了两拨人——外地打工的和做小生意的。白天看着平平无奇,可一到晚上七点,整条街就跟变魔术似的,哗啦啦支起上百个摊位。
不过问题来了,这些摊子怎么敢明目张胆占道经营?我跟个卖了叁年炒河粉的老王聊过,他嘿嘿一笑:"城管车灯亮着拐进路口,我们叁秒就能收摊躲进巷子,比外卖小哥抢单还利索。"这话听着心酸,但确实是现实。
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卫生问题。上个月有个美食博主拍视频,镜头扫到装卤味的塑料桶边上爬着蟑螂,评论区直接吵翻了天。支持的人说:"城中村租房没厨房,不吃摊子吃啥?"反对的则骂:"这种叁无产物吃坏肚子谁负责?"
说到监管,其实街道办也头疼。他们去年试行过"定点摊位证",结果你猜怎么着?200个名额放出当天,凌晨叁点就有人带着铺盖来排队。后来发现领证的好多都是二道贩子,转手就把摊位高价租给真摆摊的。这事儿搞得现在管理更严,但摊贩们反而更会打游击了。
要是你好奇这些摊主能赚多少,我打听过几个真实案例:1. 卖糖水的李姐:每晚出摊4小时,月入1.2万左右2. 炒粉的老王:带两个帮工,月流水能到8万3. 做手机贴膜的小陈:靠教客人下载APP赚佣金,比贴膜赚得多
最后说点实在的。这些摊子能活下来,说到底还是市场需求撑着的。周边五个城中村住着将近十万打工者,他们需要便宜热乎的吃食,需要下班后有个能喘口气的地方。就像那个卖烤红薯的大爷说的:"我们这些人,不过是给城市的夜晚补上个窟窿。"这话听着糙,但理儿不糙。
相关搜索词:新塘大墩村夜市现状广州城中村摆摊攻略流动摊贩管理难题地摊经济真实收入城中村租房注意事项食品安全维权途径临时摊位证申请流程夜间经济政策解读流动人口聚集区管理小成本创业项目城中村改造最新进展网红夜市打卡陷阱地摊商品进货渠道城管执法时间规律城中村租房价格流动摊贩卫生隐患夜市纠纷处理技巧城中村水电费标准打工族省钱妙招临时摊位转让骗局夜市选址黄金法则地摊设备采购清单网红产物跟风风险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夜市噪音扰民投诉二手家具交易市场临时工聚集地分布夜市灯光布置技巧城中村监控盲区流动摊贩税收问题
版权所有糖心星空大象mv 丨联系电话(办公室): +86-0451-82281861 丨 地 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109号 丨 ICP备案:黑滨颁笔备10005565号-2 |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